close

983643_10201622029539458_9192271517358131075_n   

我這學期選修了四門課,503 (Principles of Public Economics)、505 (Data,Models, & Decisions II) 、506 (Foundations of Public Management) 和508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II),上回有跟大家介紹這些課程的內容,所以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分享我從這些課學習到什麼,還有跟同學間的互動。

 

503的最後一堂課,Steven教授請所有學生分享自己這一學期下來收穫最多的三個點。我個人覺得是需求和供給的各種彈性(price/income/cross-product elasticity of demend/supply) ,學習如何運用所學看懂經濟相關的論文,以及了解不同的政治哲學和人類的行為。需求和供給彈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很多的經濟政策都會需要考量到這些因素。例如課徵富人稅,但是因為奢侈品本來就有很多是可買可不買 (非常有彈性的價格需求曲線),所以真正的衝擊會發生在奢侈品產業,而非有錢人的口袋。又或者是開放中國商品來台,大量低價的替代品,究竟會造成多少本土產業的衝擊,這也和替代品的需求彈性有關。

另外,這門課幾乎每周都要看兩到三篇跟上課內容有關的論文,課堂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會用來分組討論,然後再全班分享。我覺得這樣課程的設計很棒,因為看論文的關係,讓我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跟實際的政策或經濟研究做連結,學習也因此比較深入。Steven教授也會再最後分享他認為的論文重點有哪幾點,有些是可以用目前學到的知識去解釋,有些則是跟學到的不太一樣,又是為什麼。我印象最深的主題是如何透過政策減少火力發電廠的排碳量,主要有三種方法:強制規範 (control & command regulation)、排碳稅 (eximision tax)、碳交易 (cap & trade)。我們透過個案討論,在課堂上分析這三種方法的優缺點,像是排碳稅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碳交易能夠花費較少的資源就達到效果,強制規範中的performance standard 則是讓廠商保有如何減碳的自主權。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對於自己將來很可能會需要研讀相關的政策論文,感到比較有信心。

再來是教授很注重我們對於政策哲學以及自然人 Humans 行為的了解(相對於永遠理性的經濟人Ecos)。這學期在課堂上學到效益主義 Utilitarianism (過去稱作功利主義),自由主義 Liberalism,以及自由意志主義 Libertarianism,可惜對於近五十年火紅的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倒是沒有什麼著墨。了解之後才發現,其實新自由主義跟自由主義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前者主張完全去管制、去福利的自由化,後者則是保有透過徵稅、適當的福利制度,來確保社會底層的人受到基本的照顧。它反而跟自由意志主義比較相近,兩者都主張將政府的開支、稅賦最小化,同時也將政府的管制最少化,盡量避免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教授在後面討論到各種政策時,都會問我們這三種的政治哲學擁護者分別會做出什麼反應,支持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另外Steven也指定我們閱讀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這本書,前兩章跟快思慢想的內容很相近,主要在表達人的行為其實某些部份是非理性的,是就由經驗、情緒或是環境的影響所做出的"非理性"判斷。書中有探討許多的政策設計,是將這些非理性的自然人行為納入考量,來達到想要的目標,像是最初預設的設定 (Default) 其實非常重要。例如器官捐贈,只是將預設從空白改成同意,就可以增加四成以上的捐贈率,因為有超過六成的人其實都不會去動手感設定。又或者是政府強制每個人要在申請駕照時表態是否運一器官捐贈,這也能夠增加三成左右的捐贈率。對於政策分析和研究有興趣的人,蠻推薦這本書。

 

505 是很基礎的統計課,雖然沒有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卻是將我不太穩的統計地基又再次有機會修補。像是相關係數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以及決定係數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平方),在大學統計早就學過,但是當初只懂得被公式,只學會如何算出這些數值,卻沒有了解其背後的涵義和如何用文字的方式去解釋。記得當天上完課的時候,覺得頓時豁然開朗,超級興奮,跟不少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向教授John學習到最多的是如何將焦點放在設計一項統計研究,還不是只是會算出各種統計的數據。例如,當要判斷某個樣本跟另一個母體、或者是兩個樣本之間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時,不應該像是在推測某個單一母體時,抽取愈多樣本愈好;後者會因為樣本愈多愈準確,但是前者反而會導致統計上有顯著差異,實際上的差異卻很小,造成對他人的誤導。因此收穫最多的是,將來看到對某個政策的評估報告上寫「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時,會再去深入探討實際上的差異究竟有多少。

 

506 算是這學期學到最多的科目吧,不過不是因為教授教得好,而是大量的指定閱讀以及作業和報告,多到一周平均要花十小時左右才能夠完成。Become a Master Manager的作者Quinn將領導人的性質根據Flexible/Control以及Internal/External,分成四個類別: 理性目標(Rational Goal)、內部程序(Internal Process)、人力關係(Human Relations)、以及開放系統(Open Systems)。每個類別都有其追求的目標以及如何達成的方法,當然也有其缺陷之處,像是過於注重創新而沒有相應的制度輔助的話,很容易無法施行或者是沒辦法長久持續。Harrison教授也要求我們要和自己工作的上司或同事,互相評價各自的領導特質,我覺得這非常有用,不但能讓他人也能讓自己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的地方。我自己蠻偏向內部程序,特色是做事情很有規劃和組織,能夠跨部門掌握、協調各種專案,以及建立適當的制度並鼓勵大家遵守。

1           

這門課的另一個重點是組織理論。Organizational Theroy and Public Management 的作者Tompkins 將經理人的領導特質延伸到跟組織的特色和效力(effectiveness),並探討幾種控制和協調組織活動的機制,以及提升員工動機與動力的策略。雖然很多組織理論有其成立的時空背景,像是泰勒的科學化管理(Taylor's Scientific Management),就是因應二十世紀初工業化程度的大躍進,充足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力,生產大量標準化的產品。當時是生產端主導的市場,多著重在內部的管理,而很少與消費者溝通;人也被當作幾乎無差異,管理者因此較少關心到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和特質。藉由了解到各式各樣的組織理論,我能夠想像自己將來希望在甚麼樣的企業工作,也會比較容易去思考,如何增進組織外部的溝通以及內部的管理來更有效力地追求想達成的目標。

Harrison教授希望我們能夠學以致用,所以規劃了實務的專案。我們小組是和一個在Albany South Enth 社區的非營利組織 AVillage 合作 (也就是上篇提到我可能之後會實習的地方),協助他們凝聚社區的共同價值與目標,並提供相應可行的策略。雖然和最開始的計畫不同,但我們還是順利帶領了一次社區大會,特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匯集了23位居民的想法以及意見,並分析結果撰寫成報告。當天討論的過程,每位參加的居民都非常投入,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讓我有些訝異;雖然知道會來參加例行性社區會議的人,大都是對這個社區有一定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過親眼看見大家願意為此付出,還是很難相信這是Albany最落後的社區之一。響應地球日(4/22),社區也舉辦了空地改造成綠地的活動,當天來了不下五十位志工,有年輕人,也有爸媽帶小孩來,大家共同協力翻土種花,半天下來,將原本雜早叢生的廢棄空地變成美麗的小花園,非常感動。下面是我為了課堂最後的報告做的一個短片,組員、學校的教授、以及AVillage的成員都覺得很棒,竟然還有人以為是專科的學生做的,(不過其實就是照片影片而已...)。是說,我還因此接了另一個學校官方活動影片製作的委託案,準備下周要開始動工。

  

 

508 是一門小組專案為主,個人規劃為輔的課程。同學們幾乎都非常討厭這門課,一來是因為課程的設計和專案的引導非常有問題,二來是作業和報告的份量非常重,完全不像是一堂兩學分的課。我覺得在這堂課學習到最多的是,和做事風格都非常不同組員互相磨合、互動、並協助成長的過程。非常有趣的是,我們的小組討論幾乎是實行直接民主,不像一般的小組作業是有了幾個大方向之後就分工合作,然後負責完成自己的部分就好。我一開始非常不能夠適應,覺得這樣超級沒有效率,有幾次花三四個小時只共同完成兩段文字,而且往往會在字詞的選擇上爭辯,都快瘋了。不過我們也因此每個人對整個專案的了解程度都很完整,某部分有問題時大家也能夠清楚狀況並提供建議,最重要的是,共同承擔後果。這真真實實讓我體會到真正民主的決策是什麼樣的過程,雖然費時耗工,但以結果來看,真的是比較能夠達到成效,我們也拿到本學期的小組最佳表現獎。

另一個收穫是關於政策的評估與分析。我們一開始都以為專案的最後一個部份是要求我們對幾個健康政策做詳細的分析,所以有花了蠻長的時間在研究(雖然到最後根本不需要)。Andison教授提供的資料中有提到幾個重點的分析方向:利益團體的治理、財務分析、經濟分析、政策效益評估,以及對於各個團體的衝擊因應方案。我們根據閱讀的論文和在MPA學習到知識,分析了五個健康政策,雖然比較實際上的政策分析規模小很多,但還是有藉此了解到整個評估的過程,覺得是很寶貴的經驗。

除了小組專案,課程有要求每位同學要建立短期自己的生涯規劃,並藉由已經完成的學校報告或是工作上的專案來評估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還有未來計畫要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我說自己希望在五年內可以在社區營造相關的非營利組織當專案經理,從規劃、執行並評鑑多個專案,並維持其永續性。要達成此目標,我必須增進以下幾個能力,分析並治理利益團體,提倡公共利益,能夠和各式背景的領導者/利益團體/公民溝通,懂得彙整證據、分析數據並將其導入政策形成的過程,以及組織內部的人事與專案管理。

 

五年聽起來有點遙遠,但是真的必須要藉由不斷的學習、嘗試,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小成就,才有辦法一步步接近我的生涯目標。加油:)

 

晉級的回顧 - 會長篇

晉級的回顧 - 實習篇

晉級的回顧 - 服貿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jordan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