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沒錯~這是今日Discovery的主題

~~~~~~~~~~~~~~~~~~~~~~~~~~~~~~

一.明初海外貿易情況
1.消極態度,因為:
a.方國珍、張士誠等的餘党逃亡海外,對沿岸構成威脅;
b.倭寇之患在明初開始,嚴重的地區,連捕魚船也禁止下海;
c.因西北蒙古仍有相當勢力,為了集中兵力,海外諸國不動干戈。

2.採朝貢貿易:
a.只接受「朝貢關係」的國家貿易;
b.未得明允許的國家,不許到中國來;
c.入貢之國家均由明規定其貢期、路程、居住和停留地點、船隻數目、人數和貢品;
d.有明官員勘查入貢船隻;
e.明採「小來大往」的政策,以羈糜入貢國家。

3.明太祖末年,胡惟庸謀反,牽涉到日本、蒙古、三佛齊等國,於是太祖限制海外諸國入貢貿易,又廢去市舶司,徹底消滅私人的海外貿易。

4.成祖時,恢復海外貿易,曾先後派蔣賓興、王樞、王哲、成務和張謙等人到南洋招諭各國。



二.明代西洋之範圍
1.有謂:「婆羅又名文萊,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
2.有謂指鄭和曾到之處,包括:
a.交趾支那半島(今中南半島一帶)、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崑崙山(今湄公河口);
b.馬來半島及馬六甲、彭亨(檳城);
c.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一帶;
d.印度沿海各地及錫蘭;
e.阿拉伯、波斯岸一帶,包括亞丁港、麥加城等;
f.非洲東岸一帶,包括卜喇哇、竹步、木骨都朿。



三.鄭和生平
1.生於洪武六年(1373),卒於宣德十年(1435)。
2.明史:「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
3.馬公墓誌銘:「公字哈只,姓馬氏,世為雲南昆陽州人,祖拜顏,妣馬氏,父哈只,母溫氏....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才智,事奉天子,賜姓鄭,為內宮監太監。」
4.和早有嚮往海外之心,努力學習海洋知識,外交軍事,其所以被派往西洋,亦與其有回教血統有關。
5.鄭和、其隨從馬歡及鄭崇禮均能說阿拉伯語。



四.下西洋動機
1.尋找惠帝下落
此說見於<<明史鄭和傳>>中,謂「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跡之」,然此說明人朱國楨<<皇明大政記>>即以「建文仁弱,帝座一傾,竄入蠻夷中,其何能為﹖文皇(指成祖)豈不見及此﹖乃搖於聲影,有此舉動﹖」
***近人王崇武推斷惠帝應在南京城破之時殉難,故此說不可信。

2.滅張士誠舊部
此說見<<皇明大政記>>謂「西洋之遣,亦因高皇之緒而申之,太倉原有張氏所存海船,兵亦不少,既與海相習,便與海寇相通,倭亦乘之內犯,因盡驅之出洋,洋中諸國,與西相望,陳誠、李達等從陸,鄭和等從海。」
***然此說亦屬臆度,蓋欲掃蕩張士誠舊部不必遠至西洋各國,虛耗金銀也。

3.尋找軍事聯盟
明太祖北逐蒙古,統一中原,然鑑於元順帝仍保有漠北,另一方面帖木兒汗國擁有蔥嶺以西之大幅土地,為中西亞一大國,對明室西北邊防威脅甚大。故明太即位後,派傅安出使帖木兒汗國以為安撫。徐玉虎<<鄭和下西洋之原因新探>>云:「茲再就鄭和所經諸國地理關係申論之....印度、波斯、阿剌伯、紅海等地無形中對帖木兒汗國採取半月形之外圍攻勢....按諸國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與之通好,可滅其對帖木兒汗國之向心,果與之締盟,則更為攻擊帖木兒汗國有力之助,一旦帖木兒汗國與明朝發生戰爭,彼等攻其後,明朝擊其前,處此腹背受敵之下,將無技可施矣,故成祖對帖木兒汗國在備戰上,已完成攻心之根據....永樂三年(1405)鄭和奉命出使,帖木兒恰於此時病逝於東征途中,其子能力不足,遂使其東征計劃無形終止,兩國未曾發生戰爭,因之,鄭和下西洋之主要任務,亦湮沒而未得具體實現,致使人均誤認鄭和的出使,實為找尋惠帝者.....。」
***然此說亦無確實證據。

4.宣揚明成祖威德
此說出自<<明史鄭和傳>>:「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成祖在永樂十七年曾敕諭海外蕃曰:「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佈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致失所。今遣鄭賚敕普諭朕意,爾等只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份,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鍚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

5.採購寶貨,開拓海外貿易市場
徐玉虎<<鄭和下西洋原因之新探>>云:「建文帝即位後,靖難師起,轉戰四年,赤地千里,人民流離,成祖即位,為安民生,突轉向南洋發展,以國產之錦綺,漆瓷易取南洋之香料、寶貨,其目的有二:一則阻錢貨之外流,二以裕國家之府庫.....(如)嚴從簡<<殊域周諮錄>>卷九佛郎機條云:『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漸羡裕矣。』又卷八暹羅條云:『...沿海居民,多持入海博易為生計,一旦禁斷,無所資生,往往流為海盜。』....是故,欲解決沿海居民民生,消海盜之來源,免除與倭寇勾結生事,其開海通商,勢在必行,於公於私,各有所獲耳。」***此說未免倒果為因,蓋開拓市場不必派出如是龐大之使團也,且欲使濱海之民不與倭寇勾結,自應以積極之防禦為先,豈有作釜底抽薪消極之舉!

以上各說,學者尚未能決何者為是,故若必從中選取一說,未免為識者所譏矣。
不過,較為合理的解釋乃是帖木兒帝國的威脅,早在明太即位時,曾派遣使者給事中傅安報聘位,但竟為帖木兒所留,不能返國,到明成祖興兵靖難,由北平南下至南京,明惠帝不知所縱,帖木兒以為明室發生內亂,可乖機攻略,以恢復舊業及傳教,遂大修軍備,率兵二十萬,想從蔥嶺向東攻明,明成祖知道這個消息,一面命令在甘肅的總兵宋晟在西北加強戒備,另一方面命鄭和出使沿海之國家,例如印度沿海地,波斯灣及紅海口岸,以聯絡西洋各國,希望能牽制帖木兒汗入侵,因此乃有鄭和下西洋之壯舉,但明成祖為掩飾此企圖,乃佯言懷疑惠帝逃亡海外,命令鄭和跟縱搜索,以避外人耳目,且又招撫南洋藩屬,同時宣揚明朝威德於異域,與及發展貿易作為藉口以擾亂帖木兒視線,此乃明成祖對外政策考慮周密之所在。
此外,成祖之得位,本不光明,須借對外戰爭之勝利,以團結內部臣民及堵塞反對者之口舌,並圖滿足其個人虛榮,凡此種種,皆鄭和出使西洋之政治及軍事因素。
明成祖改變太祖經營海外之消極方針為積極,因而經濟因素亦橿重要。明自建國,以迄永樂,戰爭不息,國庫仍欠充實,成祖即位後,一改太祖對外政策。永樂三年,恢復福建、浙江、廣東三市舶司,後復加設交趾、雲南兩市舶司,但海外貿易並未因此而激增,而沿海居民生計亦不見得有何大進展,遂令鄭和下西洋,以加強諸國與中國之聯繫,並以武力擒殺不服者,藉以打開明代在諸國的市場,以傾銷中國之手工業製品,以換取南洋之香料及寶貨,既可以錢財與貨物流通,又可以解決沿海居民生計,以免沿海人民,流為盜賊,而且「夷中百貨,皆中國不可缺者,必欲售中國必欲得之。」故中外貿易實對雙方均有大利。是以發展海外通商,勢在必行,在公在私,各有所獲。其次,成祖為人好大喜功,欲使西國皆稽其闕下,盡為王臣,故派鄭和率龐大艦隊出洋,命諸蕃國朝貢,厚賜臣服者,並勒石豎碑於海外,以耀兵威,顯示中國之富強,此鄭和出使之經濟及貿易因素。其實耀兵異域和發展海外貿易是可以合併來看的,為了發展外貿,不得不耀兵異域。是故耀兵異域是手段,發展海外貿易則是目的。




五.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和經歷

第一次:
日期:永樂三年~永樂五年(1405-07)
地點:占城、爪哇、滿剌加、舊港、蘇門答臘、鍚蘭、柯枝、古里
事蹟:
1.爪哇內亂,有一百七十多人被殺,鄭和交涉後爪哇王遣使謝罪,並付賠款。
2.在舊港時生擒海盜陳祖義,別委施進卿為舊港宣慰司。
3.在古里敕封古里國王,建古里碑庭,以示萬世。
4.回程時,滿剌加、阿魯、蘇門答臘、小柯枝、古里等國均遣使入貢。

第二次:
日期:永樂五年~永樂七年(1407-09)
地點:依從舊路,但新訪問了暹羅。
事蹟:
1.鍚蘭王以珍禽異獸貢獻。

2.在鍚蘭佛寺佈施,並勒碑留念。(該碑後來被發現,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用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刻在石上)

第三次:
日期:永樂七年~永樂九年(1409-11)
地點:所到國家與第二次相同。
事蹟:
1.至滿剌加建「鎮國碑」,以示受明室保護,並設立倉庫作航海轉運站。
2.生擒謀害鄭和的鍚蘭王亞烈苦奈兒,押其回南京,成祖後另立鍚蘭王。

第四次:
日期:永樂十年~永樂十二年(1413-15)
地點:經蘇門答臘,並遠航至波斯的忽魯謨斯和非洲東岸的阿丹、木丹都束、卜剌哇等。
事蹟:
1.救蘇門答臘舊王,助其復位,擒其偽王蘇幹剌,諸番震服。

第五次:
日期:永樂十五年~永樂十七年(1417-19)
地點:路程一如往昔,大寶船經由忽魯謨斯至阿丹,又派船到非洲東岸各國。
事蹟:
1.護送滿剌加、古里等十九國使者回國。
2.至柯枝封其王及其鎮國大山。

第六次:
日期:永樂十九年~永樂二十年(1412-22)
地點:路程一如往昔,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及阿拉伯沿岸之祖法兒。
(永樂二十四年,成祖駕崩,仁宗即位,詔止下西洋之舉。)
事蹟:
1.護送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來朝的使者回國。
2.副使侯顯調停榜葛剌國與沼納樸國之糾紛,使兩國言歸於好。

第七次:
日期:宣德五年~宣德八年(1430-33)
地點:循以往路線抵忽魯謨斯,分支則由古里橫渡印度洋,北上紅海,抵達非洲東岸。
事蹟:
1.此為最後之一次下西洋,帶同十國使回朝。



六.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1.探險先峰:成為航行到赤道以南之非東海岸之第一人
鄭和七次下西洋,先後征服多個國家,計有有占城、真臘、爪哇、渤泥、馬六甲、舊港、孟加拉、古里、孟買、鍚蘭、天方及竹步。所到之處凡四十國,二十餘年間,三擒叛王。此外,在近代世界航海家中,鄭和乃先進者,是航行到非洲赤道以南之東海岸的第一人。自公元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後,至公元1486年有葡人狄亞士發現好望角,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公元1498年達加馬由好望角航行至印度。

2.政治上的成功
南洋諸國,經鄭和之卓越外交手腕通使以後,莫不相率朝貢。照常遣使貢獻外,更有率后妃王子等親身到京師表臣服,如永樂九年滿刺加國王拜里米蘇刺,率其妻子及陪臣五百四十餘人,不惜涉海朝謝,而馮加蘭王與渤泥國王也是顯著例子。更有請封其國中之大山以鎮其國者,如渤泥國之長寧鎮國山,滿刺加之西山等地。又遇諸國有糾紛不能解決者,亦遣使赴明,請代為評判是非。

3.經濟上的成就
各國向明朝上表進貢,不但在表上對人國稱臣,自居藩屬,實際上也是以貨易貨。中國朝廷一向採取小來大往的政策,常常以更多的賞賜(如綢緞、紗羅、茶葉、瓷器、漆器、印花布等),回報入貢國,不讓其吃虧。同時也容許貢使及隨從順便帶些私貨來中國賣,換買中國的物品回去。由於外貿發展,剌激商品生產,手工業由此突飛猛進,海外貿易急劇發展,入口品目、種類及數量均大增,將唐宋以來由阿拉伯人控制的海權奪取過來。明朝將中國生產之絲綢、荼葉及諸貨遠銷南洋,易取南洋香料,以其所有易其所無,中外雙方兩得其益,又因蕃貨價平,官商前往購買,收入浩大,計當時收入一利御用、二利軍給、三利富民。在鄭和下西洋後,確實替中國換來了不少南洋的香料、毛皮、木材、礦物、絹紗及若干奇禽異獸及珊瑚、瑪瑙、珍珠、寶石等。

4.文化上的影響
南洋之名山巨川有受中國冊封者,且不少文物以三保太監為名以念鄭和,如在怡保市郊有「三寶洞」,有三座寺觀,即三寶洞佛寺、道觀及尼庵覺慧寺。在馬六甲有三寶山,又名中國山,遍葬華人先民。又有寶山亭、三寶井。新加坡有「三寶娘娘廟」,在爪哇三寶壟也有一個三寶洞,又有三寶墩等建築物以紀念鄭和,又南洋等頗多以中國二字為名,如北婆羅州之中國河、中國寡婦峰、拉恩布島之中國河等。在鄭和出使後,南洋各地之社會風俗及文物制度,均深受華風之影響,而諸蕃及朝臣之子弟,亦有到中國留學,使中華文化遠播異域。

5.促進華僑開發南洋
明以前華人對海外事業只限於通商貨,而自鄭和下西洋後,移居南洋的人數增多。鄭和下西洋時,原己遇見不少華僑,可見華僑在西洋甚多,其勢力己不容忽視。鄭和下西洋時,其使節團中已有人留居外地者,<<明史婆羅洲傳>>:「萬曆時為王者,閩人也,或云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居其地,後來竟有國而王之。」又<<明英宗實錄>>記鄭和船隊中太監洪保所屬一船舶遇風飄泊,後只得三人回國,其餘或死亡或留居異地。華人之名揚異地者,則有林道乾、林鳳、婆羅王鄭昭、吳陽、羅芳伯及許泗漳等人,華僑在外地任要職者,如張姓之漳州人任渤泥「那督」,汀州人謝文彬為暹羅之「岳坤」、饒州人朱復,南安人蔡璟相繼為琉球國丞相等。故十四至十六世紀間,華人對南洋政治、社會、經濟之發展起了決定性之作用,而其勢至今不衰,未始不是鄭和所造成之剌激。

<<西洋蕃國志>>爪哇條云:「杜板番名賭班,此地約千餘家,中國廣東及漳州人多逃居於此。......杜板向東行半日許至新村,番名革兒昔,此地原為枯灘,因中國人逃來,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廣東人也。」
「其國人有三等,一等西番回回人,因作商賈流落於此.日用飲酒清潔。二等唐人,皆中國廣東及福建漳、泉州下海逃居於此。」

6.地理學上之貢獻
地理知識方面,元時有汪大淵之<<島夷志略>>,該書乃總結唐宋以來中國人對南洋及印度洋之地理知識,然較之馬歡之<<瀛涯勝覽>>、費信之<<星槎勝覽>>及鞏珍之<<西洋番國志>>,其準確性遠不能及。馬、費、鞏三人曾隨鄭和出使,而鄭和所製之航海圖對航海事業貢獻甚大。此圖中記載往返各地之羅盤方向,路程遠近,打水深淺等。



七.宣宗以後停止下西洋的原因
1.政治方面:缺乏明君
鄭和七下西洋,與成祖之志向頗有關係,此因成祖意欲揚威海外,誇示中國富強,使四夷賓服,故有此大規模之外交與軍事行動,然成祖以後繼位之君主,雄偉不如成祖,如仁宗繼位,無意遠圖,乃有罷使之舉,釋放因諫成祖下西洋而被困之夏原吉,並接納其議,下詔日:「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英宗及以後君主,更少有大志鴻圖,政治又日趨敗壞,故大規模之海上交通事業乃日趨沒落。

2.經濟方面:勞民傷財,虛耗太大
鄭和下西洋,規模宏大,開支極為龐大,明廷自成祖以後,宮廷生活日漸奢靡,國用日繁,開支越大,遂漸感不能負擔。至宣宗以後,對外有瓦刺、倭寇等之入侵,對內又有運河之維修,財力更見匱乏,乃罷大規模之下西洋行動。此外,在中外通商貿易方面,成祖為招徠諸蕃,以寬免稅收誘之,故通商之利益者,實為西洋蕃國與中國商人,且諸蕃所貢之物,價值決不足以彌補明室艦隊出洋之巨額開支。故在宣宗以後,國用日蹙之情形下,明室乃停止下西洋之壯舉。
<<廣志繹>>:「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預銀七百萬兩,費十載,尚剩百萬餘歸。」

3.國防方面:帖木兒帝國衰落,不再威脅明朝
自永樂三年,帖木兒死後,國內諸王爭位,政治不穩定,國勢轉衰,對明室不再構成威脅。自宣宗以後,瓦剌、韃靼威脅中國北方,倭寇則竄擾沿海。晚明外患則源自東北,出使西洋之舉對軍事已無作用,故明室無須再花費龐大之資財於此。

4.安南棄守
成祖時,安南劃歸明朝版圖,置交趾布政使司轄領之。宣宗時,由於宦官馬騏至交趾,以採辦為名,大索境內珍寶,魚肉土人,卒引起安南人反叛,明軍討之,竟大敗,前後喪師廿萬。宣德二年,宣宗以用兵交趾無效而棄守安南,許其獨立。明不單喪失自秦漢以來即為中國屬土的南疆要地,同時影響中國對南洋各國的聲威,而南下西洋的路線亦因而受阻,明之國勢益弱,宣宗不得不停止下西洋之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jordan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