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九月號的遠見
不免又要發發牢騷..

提到教育
一定就要先聊聊教改
以我們第一屆一綱多本的課程來說
蠻多人都會覺得壓力更大
煩惱讀一個版本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然後就一窩蜂到外面補習
好像補習就一定會考比較好
不過我認為是因人而異
如果沒辦法約束自己讀書
那或許補習可能真的會有點用
但是你打算上大學或研究所再繼續補習嗎?
當然還是有人是想學更多才去補習的
這種人將來一定會很猛
我很佩服
可惜只是少數而已
我相信大部分還是前者

這種現象導致很多人本末倒置
每天忙著寫補習班作業
卻不做學校的功課
這樣會進步嗎?
老實說我很懷疑
至少到現在我看到的
那些沒補習卻仔細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的人
成績都有中上
那為什麼不乖乖做呢?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我要補習,沒時間寫..
聽起來真是好笑!

當然我也不否認
有些補習班老師可能會交得比較容易懂
但至少基本該做的還是要做阿
這樣你補習才會有用嘛!



再來才是主題..
之所以會造成上述說的情況愈還愈嚴重
是因為~
要小孩多元發展
社會卻偏偏還是用智育來評斷學生的價值
師長要孩子苦讀12年
就為了將來能上一所好大學
可曾想過: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遠見雜誌上得知
台灣現在只有兩所BOT的特教小學
而且都位於宜蘭
那兒的學生從小就懂得培養自己的興趣
學校的課程也都是老師自編教材
用另類的師生互動來教學
每位學生都在快樂中學習想學的東西
以交研究報告的方式來取代考試
學生們自己選折題材
從資料、編輯、設計到上台報告
都是自己來完成
講到這就不禁想問:
這些不是都是大學生或社會人事才再學的嗎?
那為什麼不能從小就開始學習呢?

回歸到教育的目的
我覺得應該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加以發揮
而不是要求每個小孩都是一樣的發展
畢竟每個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阿!
就像三民說的:齊頭式的平等只是假平等!
聽到班上有三位同學想要讀藝術大學
我感到很欣慰
他們跳脫了現今的教育體制
也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媽?



當別人都在忙著補習時
我卻輕鬆地坐在書桌前看遠見雜誌

當別人熬夜K一大堆參考書
我卻已經讀完課本在床上休息了

當別人都在煩惱將來要做什麼時
我已經在為自己將來的理想做準備


好好想想~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學什麼對自己完成理想的幫助最大?
能不能試著和父母溝通?
我現在過得快不快樂?


這些才是你應該要知道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jordan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